傳媒採訪主頁 生活醫健 ─ 催眠 讓自己與潛意識對話

   
撰文:劉夏紅
攝影:陳倩琪

現代人深受生活與工作壓力之苦,愈來愈多莫名其妙,找不出原因的情緒困擾,除了正統醫藥治療之外,催眠是近年流行的一種另類治療。

催眠治療過程中,治療師有如一個引路者,引導被催眠者進入往昔的潛意識中,找尋一些早被遺忘,或不被注意的回憶中,而這些事件埋在心裡的一角,卻往往是問題的根源。

雖然催眠一直予人神秘的感覺,但美國早有醫生廣泛用在治療上,它可以運用於身心疾病的治療、潛能開發、戒除不良習慣和協助司法辦案等,尤其是在放鬆心情、抒解壓力方面的都有一定的療效。

個案一:為補償失落暴飲暴食
身高約五呎二吋的Annie,原來只有一百一十磅,體態十分標準,約九個月前她誕下兒子後身形就發生巨變,變成一個一百六十磅的肥師奶。產後的女性因進補而增磅,所以最初她也不覺得有問題, 直至愈來愈多朋友說她肥胖,Annie開始意識有減肥的必要。在打聽之下,她決定嘗試一下催眠減肥。

「最初見她時,覺得她沒太不開心的表現,我了解了她的背景之後,開始為她催眠。」香港催眠醫師及心理治療師公會主席連峻說,主要先知道,是什麼原因令她在短短產後九個月之後胖了五十磅,是缺乏運動,過度進補,還是別有原因。

進入了催眠的態狀之後,發覺她的暴飲暴食與是與婚姻有關,「Annie在生了孩子之後丈夫就跟她離婚,心裡感到十分失落,加上她一直未能找到工作,為了補償失落,於是寄情於吃。」連峻說,知道Annie暴食是因為心理原因,所以先要讓她明白自己的心結,之後她很快地處理了自己的問題,在兩個月後,便找到了工作,也控制了飲食,很快便減去三十磅。

為了搵回失落了的補償,很多人會睇戲、買衫、賭博,但Annie的個案中,就選擇暴飲暴食,「不過,有些肥胖個案並非因情緒問題引起的,主要是不能堅持意志減肥,催眠師好像教練般,助病人利用潛意識增加動力,為減肥訂定目標、落實減少食量、堅持運動量等。」他說。

催眠治療五個範圍
催眠所能治療的範圍廣泛,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四種:

1.戒除不良習慣:戒煙、戒酒等因「心癮」而起的不良習慣。

2.心理因素而起的病:因焦慮、恐懼、緊張等情緒問題,而引起的失眠、性無能、腸胃不適、口吃、尿床、咬指甲、厭食、暴食等。

3.激發潛能:可用於助學生增加學習能力及集中注意力。

4. 增強動力及自信心:當要進行一些計劃,例如運動或減肥時,催眠治療可以像「教練」一樣,通過潛意識中增強自信心,實踐自己的意願。


個案二:社交恐懼症
連峻解釋,我們在平日的生活中,意識層面是有記憶、有邏輯及分析能力,例如我們在聽一場音樂會,身邊出現過的人,掠過的一些事,雖然我們不會記下,也無法回憶過來,但這些東西,通統都被收入我們的潛意識中。而潛意識像個「垃圾筒」儲存著很多我們過往的「廢物」,有些人在成長中發生一些事,改變了他們日後的行為,但這些事只是存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偶爾才因為某些事的觸發,浮現在腦海內。在催眠過程中,就是翻查潛意識中的「廢物」,找出一些我們沒有注意,但又影響我們的資料。

阿文因為焦慮及社交恐懼症而接受催眠治療,他發覺一年來,每次開會時發言,總會臉紅耳赤,心跳加速。他甚至連等巴士時,也覺得街上的人正注視著他,這種感覺令他焦慮不安,也影響了正常的社交。

催眠治療也是心理催眠治療的一種,治療師通過語言誘導,對患者進行放鬆訓練,使之逐漸進入似睡非睡的催眠狀態:「在催眠療程中,我與他一同找尋第一次發生這種感覺的時間,發覺原來在一年前,源一次與一眾親友的敘會之下。」連峻說,那次他在一眾小朋友面前,不小心打翻了一些東西,引起小朋友的大笑,後來親友也加入取笑,令阿文感到既尷尬,又沒面子。

這事已過了很久,卻埋在阿文執著的把這次的事件記在心裡,之的潛意識中,之後每當遇上有一大群人在他身邊,莫名其妙的尷尬感覺便會浮現,一次又一次積壓之下,令他愈來愈感焦慮。

「治療的過程中,我除了替病人找出問題的根源之外,當他知道問題出現在哪裡,慢慢就可以把心結解開。」連峻說,當我們面對複雜的工作或人際關係時,很多時也會感到有壓力,但可能這些壓力及焦慮只是表面原因,以往抑壓已久的情緒,才是真正的壓力源頭。


催眠治療在香港並非主流的治療方法,但在歐美及台灣等地,催眠治療已為大眾所認同。催眠治療師則需接受最少一年、約二百小時的訓練,英國專業催眠及心理治療協會、英國催眠治療會、美國催眠醫師考試局和美國催眠師公會,都是行內較有規模的機構。

一般在做催眠治療前,治療師會先對當事人作出初部判斷,判別是否能施予催眠治療,像有潛在精神疾病的人,催眠治療師就不會給予催眠治療。

哪幾類人士是不適合接受催眠治療?
1. 智商有問題,無法與人正常溝通者。
2. 心臟病或癲癇症患者因為怕在回溯過往的經驗時,身體不能承受而有危險,例如一位心臟病人,可能在催眠中回憶自己經歷戰爭的情景,這些經歷可能會刺激病情。
3. 怕在過程中情緒或會影響胎兒,故孕婦亦不宜接受催眠。

催眠表演「香港比較少催眠師,在外國好多都是舞台上的表演者。」連峻解釋,催眠師透過遊戲令觀眾進入催眠狀態,訓練只需十多分鐘,與催眠治療師的性質有所不同。

催眠歷史由來已久
催眠的運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百年,希臘羅馬神醫的神殿sleep temples專門治療精神病病患者,祭司利用宗教儀式引導睡眠,分析患者的夢,以趕走邪靈。客觀地分析,這便是建議治療的一種,但卻沒有記錄否成功等資料。

一八四0年,英國曼徹斯特的外科醫生James Braid首引用「Hypnosis」這個名詞的人。Hypnosis源於古希臘「Hypnos」這個字,這是睡眠之神的意思。而這是因為他觀賞過一個催眠的表演,催眠師用針刺一個女孩的手指,而那個女好像完全不感覺痛楚。

後來,James Braid利用眼睛凝視著物體誘導催眠,其後作過多次實驗,便為催眠起名Hypnosis。雖然,後來他想改名做「單向思想」(Mono-idealism)有專注於一個思想的含意,但因為Hypnosis名稱所帶來的神秘感及趣味,廣被接受而被迫取消。

一八九二年,英國醫學院正式承認催眠對某些病人有一定效用,可以控制病症、失眠等。而印度執業的醫生James Esdaile,利用催眠作麻醉藥來施行手術。法國神經學家Charcot-Bernheim,他創辦The Medical School of Nancy。很多現代催眠師都追隨這個學校,佛洛依德向他們過催眠。一九五八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宣布催眠治療為正統精神治療方法之一。

一般催眠治療師最少需要接受二百小時的訓練,考試合格才可執業,每年並需要進修某一指定的時數,而且大多數都曾修讀心理學或相關科目。美國催眠醫師考試局、英國催眠治療會和英國專業催眠及心理治療協會都是業內較具名望的機構。


自我放鬆法
自我催眠便是一套放鬆的方法,可以透過自我暗示與正向心象,來幫助我們達到放鬆的效果。躺在床上或坐在一張舒服的椅子上,播放一些輕音樂,然後跟著以下的自我催眠的九個步驟,由頭到腳的放鬆,可以放鬆緊張精神,幫助你入眠。

1.合上眼,你雖然聽到其他聲音,街上的聲音,但不會騷擾你,反而幫助你放鬆。

2.想像你的頭頂的肌肉正慢慢放鬆,你額頭的肌肉慢慢放鬆,眉心和鼻樑附近的肌肉也開始放鬆,慢慢放鬆眼皮及四周的肌肉,你感到眼皮很放鬆,不想張開。

3.跟著再放鬆臉上其他肌肉、顴骨、口、顎骨都慢慢放鬆,你感到壓力漸漸流走。

4.你可以微微張開口,只要感到舒服便可,慢慢放鬆牙齒及舌頭,你的身體越放鬆,精神亦愈放鬆。

5.想像你頸和肩膊的肌肉、手臂的肌肉都放鬆,所有壓力慢慢流走,手肘和前臂亦漸漸放鬆,很舒適,很平靜。

6.你感到呼吸變得均勻緩慢,胸口的壓力慢慢流走,你的呼吸慢慢向下沉。

7.你試用胃部的肌肉呼吸,好讓胸部可以完全放鬆,想像背部的肌肉,脊骨兩的肌肉慢慢放鬆,腰、盤骨和大腿肌肉漸漸放鬆。

8.隨著每一下呼吸,身體變得更沉重,想象你的膝蓋、小腿、腳踝和腳掌,一直到腳趾,所有肌肉都放鬆。

9.你開始感受到手臂和腳的重量,全身的重量,都隨著每一下呼變得愈沉重,或者愈輕,兩種感覺都讓你完全放鬆。

催眠的誤解
1. 催眠師可以控制人心。
很多人認為被催眠者的行為及說話是受催眠師所控制,過程中完全失去自我意識,做出一些平日不會做的事這是不正確的,因為催眠只是進入深層的潛意識中,腦海是清醒的,催眠完成之後亦會記得被催眠時所做的一切。而他們雖按催眠師的指示,但如果不是自己的意願是不會跟從的。故一些電影情節中以催眠的方法指示殺人,或者賊人以催眠的手法要人交出財物,都不會出現。

2. 專注力不集中的人很難接受催眠。
事實上,專注力不是能否進人催眠狀態的關鍵,意志力才是重要的因素。然而,一般人會覺得,意志力強的人因為不易聽命於人,故亦難接受催眠,但事情剛巧相反,意志力薄弱的人,因為操管自己的能力較弱,故亦較難投入催眠的指引中。

3.催眠可以追溯從前,也可以預知未來。
因為催眠治療主要是尋回潛意識中的回憶,對於未來,根本未曾發生的事物,也不會留在潛意識中,即使出現,也只是一些幻想,或可能是生活中的片斷。

資料來源   摘自   明 報 周 刊 2004年3月13日 1844期
更多健康資料 http://www.rene-a.net

 

© RENELIEN.com 2003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