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採訪主頁

按圖放大

【DNA測試 預告天賦潛能】

基因是生命的密碼,彷如人體一幅神秘複雜的地圖。有指透過基因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的內在素質,從而作出配合天賦的安排。我們甚至可以透過易感基因測試,知道自己潛在性的風險疾病,防範於未然。但我們應否讓孩子接受基因測試呢?測試結果會否造成標籤效應,結果弄巧反拙?我們訪問了一家有為兒童作基因測試的醫療有限公司,了解測試的內容。

測試首先會用採樣棒在小孩的口腔內側刮取黏膜細胞,以抽取DNA 樣本進行測試。測試是把基因樣本和基因晶片的雜交結果進行圖像採集,過程完成後,就會以晶片分析器進行分析。得出化驗結果之後,醫療中心就會送去實驗室進行進一步分析,然後聯絡家長解釋報告。中心亦駐有心理學家以解答家長就報告提出的疑難。醫療有限公司負責人Dennis Ku 指出,父母可以就小孩的天賦強弱而提供有關的資料網絡,如拔尖組織或治療學習中心等等,提供測試後的跟進服務。

測試分成五個範疇檢測小孩的天賦強弱:性格、智力、情感、藝術及運動。五個範疇再細分不同的項目進行評估,合共29 項。如情感方面,會分為親切、衝動、熱情、早熟和多愁善感五種特徵進行分析。評分等級為0 至5 分,5 分是最高,1 分是中等,0 分則是中等以下。Dennis Ku 更認為做測試的年紀越小越好:「基因是不會隨歲數變異的,一生人只需做一次,年紀越小受後天的影響會越小。我們曾經有小至兩個月的嬰兒接受測試。」

心理學博士連峻認為,測試報告只是家長的參考藍圖。「報告讓家長可以針對性地培養小孩天賦上有優勢的項目,作出最適合的選擇。但家長要以平常心看待測試結果,畢竟結果只作參考。父母仍需讓小孩作出多方面的嘗試,接觸不同層面的事物,以獲取平衡的發展,不要局限小朋友的興趣。」誠然,即使是智能測驗也不是百分之百準確,家長不宜過份依賴報告結果而把小孩「定型」,孩子自發性的興趣比天份更見可貴。

DNA 的排列其實自出娘胎已早早定位。我們所說的遺傳疾病,其實就是先天的DNA 缺憾。我們可透過疾病易感基因測試,預測自己潛在性的風險疾病。但驗出有某疾病的先天性DNA缺憾,卻並不代表一定會患上該疾病,因為生活習慣才是主要影響發病的元素。Dennis Ku 說:「先天的DNA 缺憾就像一個地雷,它存在卻不一定會爆發,只要小心避開,就可以減低禍害。」

http://www.ikid.hk/article/detail?conCatID=64&contentID=1018

     

資料來源   摘自  兒童尖子教育2010年第2期
更多健康資料 http://www.rene-a.net


© RENELIEN.com 2003-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