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滴答,看著陀錶左右擺動,漸漸半夢半醒,吐露出埋藏心底的秘密… 這是電影中常見的催眠橋段.
現實生活中,催眠被廣泛應用於心理治療.透過催眠,求診者改變原有觀念,藉此戒掉不良習慣(如吸煙,飲食失衡);另一方面,催眠治療亦有助舒緩情緒,減輕壓力,提高個人自信心.
臨床催眠師兼香港臨床催眠學院導師招伊尹表示,溝通是催眠治療最重要的一環.首次治療時,催眠治療師會花上一小時與求診者詳談,了解其背景和求診原因,建立互信關係,讓求診者敞開心扉面對問題,之後才會開始進行催眠.
「以前催眠師會用陀錶,將求診者導入催眠狀態.但現在則會透過對話,令求診者的精神習中在催眠師身上,逐步放鬆,慢慢進入催眠狀態.」
她強調在催眠狀態下,求診者頭腦依然清醒,情況就如我們入睡前一刻或發白日夢時一樣. 「只不過在催眠後,治療師可以與求診者的潛意識溝通,助其回憶起過往的經歷,找出壓力來源或惡習形成的原因.之後治療師會因應情況,后潛意識灌輸相關的正面信息(如『放鬆自己』),取代原有的負面信息(如『心情緊張』),將舊觀念改正過來.」
*治療過程和成效因治療師和求診者的情況而異.
臨床催眠師招伊尹表示, 催眠師會透過對話,令求診者逐步放鬆,慢慢進入催眠狀態.
催眠治療建議為一星期一次,每次約一小時(首次治療為兩小時).戒煙一般只需一至兩次治療已有成效,但情緒病則可能需八至十次治療.
簡單自我催眠法
最簡單的自我催眠方法,是坐下或躺臥,閉上眼睛,幻想自己正在渡假,或想一些令自己開心的事情,令腦部休息,整個人也會輕鬆下來.